|
点击上方蓝字「学术派」 一键关注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2017年招聘启事
一、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于2012年10月经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是目前深圳大学和深圳市唯一的人文社科类博士后流动站。建站4年来已有53名博士后进站工作,在站期间共获各类纵向课题2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16项,广东省哲学社科科学规划课题2项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在《经济研究》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出版专著2部。
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学科是广东省“攀峰重点学科”,设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本学科在深圳大学具有“四个唯一”:1996年首批唯一文科硕士点;2006年首批唯一文科博士点;2011年首批唯一文科一级学科博士点;2012年首批唯一文科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
本学科重要创始人为著名经济学家苏东斌教授,学科带头人为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教授。本学科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的科研教学队伍,其中博士生导师23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名,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名。本学科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尤其是经济特区实践,以研究市场经济理论为主要内容,力求探索现代经济学一般规律。“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国际化”是理论经济学学科的三大特色。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是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的依托单位。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前身是1983年深圳大学创校之初成立的特区经济研究所,1996年更名为特区台港澳经济研究所,2001年经教育部专家组评审成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该中心是一个极具特色、在国内外已享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机构,也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唯一专门研究经济特区问题的学术机构。
研究中心的学科团队秉承“三个坚持”(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坚持经济特区及其相关问题研究、坚持中国改革开放前沿问题研究)和“三个突出”(突出学术原创性、突出学科特色、突出学术研究的国际化)的理念,推进中国改革开放史、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以及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在特区问题研究与学术交流方面已形成六大品牌:中国经济特区论坛;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论坛;中国经济特区研究工作联席会议;《中国经济特区发展报告》(蓝皮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辑刊);《建议活页》(内刊)。
二、2017年博士后招聘计划
为不断推动深圳大学理论经济学科发展,吸收高层次优秀人才充实到科研教学队伍之中,本流动站在以下主要研究方向长期招聘国内外优秀人才: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大数据与经济社会应用、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经济行为与金融创新、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史。其中2017年博士后招聘计划如下。
(一)经济特区与中国道路
序号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
| 1
| 经济特区(自贸区)与中国道路研究
| 陶一桃
| 2
| 中国道路与城市国际化研究 | 汤丽霞 陶一桃
| 3
| 中国开放战略研究
| 鲁志国
| 4
| 基于经济学理论的中国经济特区史研究
| 高兴民
| 5
| 中外经济特区比较研究
| 钟 坚
| 6
| 经济特区转型研究
| 罗清和
| 7
| 中国经济特区法治创新研究
| 黄亚英
| 8
| “一国两制”与粤港澳区域制度创新
| 邹平学
| 9
| 香港特区政府管制能力建设制度经济学研究
| 汪永成 袁易明
| 10
| “一带一路”与城市国际化研究 | 姜 安
| 11
| “一带一路”与自贸区战略研究 | 刘伟丽
| (二)大数据与经济社会应用
序号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
| 1
| 数据驱动的城市研究
| 李清泉 乐 阳
| 2
| 基于大数据的人口分布与移动研究
| 李清泉 钟若愚
| 3
| 人口研究与数据分析
| 钟若愚
| 4
| 大数据背景下的金融产品定价及金融工程研究
| 张 凯
| 5
| 互联网物联网与大数据研究
| 文 广 钟若愚
| 6
| 教育、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 钟杏云 钟若愚
| (三)制度创新与文化发展
序号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
| 1
| “一带一路”与跨文化研究
| 刘洪一
| 2
| 文化发展与城市转型研究
| 吴 忠 陶一桃
| 3
| 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 李凤亮
| 4
| 文化产业与传媒载体创新
| 高洪星 陶一桃
| 5
| 制度创新与城市文化治理
| 王为理 钟若愚
| 6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 胡 谋 陶一桃
| 7
|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
| 胡 谋 高兴民
| 8
| 健康传播的经济学研究
| 王晓华 陶一桃
| 9
| 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
| 周建新
| 10
| 城市文化与创意经济研究
| 丁 未 钟若愚
| 11
| 品牌与时尚创意产业研究
| 苏芷庭 钟若愚
| (四)城市发展与公共政策
序号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
| 1
| 教育与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 吴以环 陶一桃
| 2
| 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
| 唐 杰 陶一桃
| 3
| 现代公立医院制度研究
| 王大平 陶一桃
| 4
| 大都市发展与灾害防御策略研究
| 杜宏彪 袁易明
| 5
| 公立医院改革问题研究
| 高兴民
| 6
| “一带一路”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 伍凤兰 陶一桃
| 7
| 城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研究
| 宋博通 高兴民
| 8
| 住房政策机制与实践研究
| 宋博通 高兴民
| 9
| 法经济学与公共政策 | 应飞虎
| 10
| 产业组织经济学与反垄断法 | 叶卫平 陶一桃
| 11
| 城市发展与转型研究
| 段 杰 罗清和
| 12
| 公共政策及绩效评估
| 王 江 陶一桃
| 13
| 教育经济与管理
| 李 臣 陶一桃
| 14
| 公共品、公共选择与行为设计
| 章 平 钟若愚
| (五)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
序号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
| 1
| 产业升级与宏观经济运行
| 唐 杰、钟若愚
| 2
| 产业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袁易明
| 3
| 产业升级与宏观经济运行
| 赵登峰、钟若愚
| 4
| 战略性和国际性的劳动资本管理
| 沈 捷
| (六)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序号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
| 1
| 水务产业规制与供水技术效率研究
| 李 凡 陶一桃
| 2
| 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田启波
| 3
| 节能减排政策研究
| 乐小芳 袁易明
| 4
| 可持续城市建设理论、方法与管理
| 王家远 钟若愚
| 5
| 城市矿产资源理论研究与循环经济
| 段华波 钟若愚
| (七)经济行为与金融创新
序号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
| 1
| 互联网时代人的经济行为及其特点研究
| 解植春、陶一桃
| 2
| 保险业在社会转型中的角色和作用
| 解植春、陶一桃
| 3
| 商品价格行为研究
| 郑尊信、徐晓光
| 4
| 创新经济与金融支持
| 张 凯
| 5
| 金融与互联网文化产业研究
| 王冠群、钟若愚
| 6
| 医疗健康行业分析与投资决策研究
| 钟若愚等
| (八)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史
序号
| 研究方向
| 合作导师
| 1
| 经济思想史研究
| 陶一桃
| 2
|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研究(1978-2018年)
| 陶一桃
| 3
| 中国经济特区发展史及其国际价值研究
| 钟若愚
| 4
| 《国富论》与市场经济研究
| 钟若愚
| 5
| 世界质量强国战略研究
| 刘伟丽
| 三、依托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的校内院所
本流动站已成为校内相关学科与学院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跨学科平台, 初步形成跨学科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目前包括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研究院、法学院、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心理与社会学院、社会科学学院、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高等研究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等全校12个学院或研究中心依托本流动站招收培养博士后。
部分依托流动站招收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的其他院所如下(具体招聘信息及有关规定参见链接):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http://bs.szu.edu.cn/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http://ma.szu.edu.cn/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http://ici.szu.edu.cn/
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http://cbl.szu.edu.cn/
四、联合招收博士后的深圳市创新实践基地等校外机构
为落实深圳市《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发挥高校理论研究和地方实践经验的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光明新区经济服务局、中共宝安区委党校等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及有关单位与本流动站开展博士后培养合作。部分与我站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部分合作机构的招聘信息如下:
中共宝安区委党校,招聘信息参见: http://www.ccsezr.org/news/news_detail.php?newsid=3717
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招聘信息参见:http://www.szwto.gov.cn/
五、博士后待遇与工作条件1. 深圳市待遇:
(1)按深圳市人事局有关博士后考核与津贴发放标准,12万元/年(免税)。
(2)出站博士后留深工作并与工作单位签订3年以上合同的,提供3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
(3)出站博士后符合深圳市后备级人才条件的,可以申请购房补贴。
2. 深圳大学待遇:
(1)基本待遇:7000/月(税前),按月发放,发放两年。
(2)优秀博士后入站奖励计划:2000/月(税前),发放两年;奖励对象为:进站时为33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在1年以内(以博士后到校报到时间为限);同时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①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前200名高校(包括国内)应届或一年内毕业;②在权威期刊(《深圳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顶级、权威学术期刊目录(2013版)》)发表过3篇以上学术论文。
(3)未享受政策性住房福利待遇的博士后,可获得同等中级职称的住房补贴。
(4)科研奖励: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或者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博士后,深圳大学按规定给予科研奖励或配套资助。
(5)符合学校人事部门政策要求的优秀博士后,可优先竞聘深圳大学正式教师职位。
3. 合作导师科研津贴:根据合作导师安排的科研任务完成情况,合作导师将给予不低于1000元/月的科研津贴。
4. 科研启动经费: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为“中心”在编教师所招收博士后提供一次性科研启动费5万元(入站时间为2017年12月31日前)。其他依托本流动站招收博士后的校内相关院所,其博士后科研启动经费参照各自院所标准与规定实施。
5. 博士后人员进站,可自愿选择落户本市,其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办理随迁入户;其子女入托、入学的有关事宜,参照深圳大学教职工办理。
六、博士后岗位职责和出站考核要求
1.完成合作导师布置的科研任务。
2.博士后应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积极申报各级科研奖励。
3.博士后在正式刊物或媒体上发表学术论文等科研成果,均须以深圳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
4.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博士后出站考核的学术论文要求:须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 篇,或2 篇权威期刊文章,或1 篇顶级期刊文章。其中,核心期刊是指北大版核心期刊,“顶级、权威期刊”指《深圳大学人文社科顶级、权威学术期刊目录(2013 版)》中所列的期刊。
其他管理要求参见《深圳大学博士后管理规定》、《深圳市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以及国家有关博士后管理规定。
七、报名要求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质好,行为端正,无违法犯罪纪录。
2. 已获得经济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已完成博士论文答辩的应届博士毕业生(进站前能获得博士学位),年龄在35周岁以下,身体健康。
3. 全脱产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
4.申请人请将个人简历、博士论文摘要、代表文章等材料发到Email:szueconomics@163.com , 并请注明应聘的具体研究方向和合作导师。
5. 拟接收入站的申请人需根据合作导师要求提交一份应聘方向的博士后研究计划(3000字以内)。
八、联系方式
网 址:www.ccsezr.org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电 话:0755-26558693
联 系 人:陈老师
通讯地址: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文科楼7楼1714室
邮政编码:518060
E-mail : szueconomics@163.com
来源:高校人才网
编稿不易,随心打赏
【特别提醒】:学术派,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传播平台,帮助学者推动学术成果传播的最大化。订阅方法:①直接在微信里搜索ID:xueshupai或学术派,点击红色“学”字图标关注订阅;②点击文首蓝色“学术派”字样,关注订阅;③长按文尾“学术派”二维码,自动识别后关注订阅。欢迎加学术君微信号:zyiwook,拉入学者俱乐部。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属原作者和首发媒介。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做相关处理。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学术派”。
联系我们
学术俱乐部QQ群:492069409学术君微信:zyiwook投稿邮箱:zsxc888@126.com
2017年最值得订阅的公众号
关注“学术派”|做最具创新的学问人
长按二维码,倾情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