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8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那些深大教我的事,深大师姐怀旧分享【深大通】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157

帖子

72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2 13:2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篇文章来自一位已经毕业了的师姐,文字中蕴藏了她对深大的怀念,以及对深大的爱。


小通将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大家一起思考思考:“那些深大教我的事”。

文章转自再买就剁手(微信号:hi_bigger),作者桃子姑娘

写这篇文章的起因是某日基友在微信小群里吼了一声:我到底应不应该取消短号?” 然后我才意识到,毕业这几年很多人早就取消了深大短号。其实不止短号,连那张当初随着录取通知书一起寄给我们的sim卡都被换掉了。

我们的六人小群,如今留在深圳的只有基友与我两人,而我长期在香港上班,某种程度也算不上生活在深圳。但我还保留着深大短号。那么就从短号说起吧。

每月只需5块钱就能打遍全校,这是深大教我的第一件事。

那时是一个师兄带我去注册的短号,他说我应该注册一个像他那样朗朗上口的短号,但我想要的连号已被人抢先一步。后来我的短号是一串十分平庸的数字,每次点外卖还得多重复两次。

不过事实证明practice makes perfect,我的短号印在学院发的姓名牌上,保存在学生会联系人信息里,写在孖宝送餐小哥的纸片上,闪烁在翘课室友的手机屏幕中,我想这六位数我一辈子都忘不掉,不设为银行卡密码真是可惜。而那个朗朗上口的号码,连同那逐渐毫无交集的人,某一天却完全撤出了我的记忆。
credit:纷纷

有了短号后,生活成本仿佛骤然降低,自我感觉生活半径好像扩大了一百倍。实际上在深大四年最深的感触,就是这里低成本的生活。这并非指学费能打八折,所谓的低成本是指,这座藏身于特区的校园,给我们太多触手可及的机会。

勤学的人无须通过测试就能选修几乎深大所有的课程,如果不想背着学分的压力,也可以随时walk in想听课的教室。每学期的抢课大战拉响时,那些听上去奇奇怪怪——我记得有门课是研究食物——但口碑极好的校际选修课总被一抢而空。

某学期我RP爆发,抢到了体育课的热中之热高尔夫。本以为踏出了由女屌丝通往白富美的第一步, 但练到手磨出了水泡,也只是刚刚能打过50米而已。深大高尔夫练习场后来成为我在心情不佳时常去的一个地方,傍晚时果岭送来的凉风足以把心上的阴霾吹散,闭上眼就能听到球杆在空气中扫过的"刷刷" 声响。

除了花样百出的课程,大概所有的深大人都体验过深大的校内校外活动。记得我在学院学生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毕业的师兄师姐打电话,一转眼自己也成了毕业的老饼;我参加的留学协会不幸夭折 ,但那些牛掰掰的朋友们给了我很多启发;我还参与了无数假公益真苦力的校外活动,会展中心四十元一份的盒饭不怎么好吃, 幸运的是认识了很多欢乐的小伙伴。

深大的低成本还体现在——我们有校长信箱,挂科的烦恼,生活的欺骗,爱情的迷茫,都能一个link抛给校长,那时的章校长总会用诗词作答;我们有石头坞,街舞师姐和滑板少年在夜色中PK,申通圆通霸占了半个学活楼下;我们有桂庙,红姐的饺子是新人必试,湛江砂锅粥一定要配着烤生蚝才好吃。

曾在网上看过一篇鸡汤,大意是轻松度过的时光一定是没什么意义的唯有痛苦煎熬的日子才能炼就人生的巅峰云云。对于这篇鸡汤,我完全持以反方意见。回忆起来,在深大的日子是我生命中迄今为止最自由的时光,也是从那时开始,我才逐渐能辨别生活中的那些“意义”。

意义仅限于“拿下牛offer,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这种口号式的成就吗?对我而言,意义可以是为了写一篇作业在富士康门口蹲一整天;可以是在文科楼H6的画室里临摹一只小渔船;可以是敲开每一间宿舍的门递上自办杂志的卡片…是毕业设计时和战友们站上2号报告厅的演讲台;是散伙饭时哭着笑又笑着哭的你们。

踏实的生活,真实的笑,这是深大教我的第二件事。

在深大各种段子中,关于章校长不准银行歧视深大学生,几欲号召家长取出存款这条,是最广为流传的一个。确实,当一些莫名其妙的企业还在用211和985给应届生贴标签时,深大人早就用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我还在读书时,就惊讶的发现桂庙的店铺都被自己的同学承包了。

“楼上这家烤翅店是某一届的师兄开的,变态辣喔。”

“旁边这家凉茶铺是那谁谁的,让他请我们喝…”

“这家美甲店到底叫boq还是609?反正也是师兄的…”

毕业后,选择创业的深大人更多。经济大环境不佳,创业不是随便一个富二代想干就能干。三年过去,没眼光没毅力的创业型公司早就倒闭,但那么多深大人的事业正在走上轨道。也许是公司规模由几个人变成几十个个人,也许是办公室从五十坪扩大到一百坪,也许是微博粉丝过了六位数,也许是刚刚拿到风投。

深大人就像深大,不怎么在意外界的评价。换句话说,深大人的得失心不重。广东式的务实和特区式的创造力,在深大人身上得到最好的展现。

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有回过深大,虽然南山与新界只隔着一个小小的深圳湾。有人说治愈失恋最好的办法是把曾和TA走过的路再走一遍,用新的记忆覆盖旧的记忆,用新人替代旧人。其实反之亦然。回忆起来深大四年没有一丁点不快乐的时光,保存这段回忆最好的办法是让它永远旋转在脑海里,不要停下。
credit:纷纷

然而去年我还是回去了一次。

去年是深大建校三十周年,朋友们都说接到了学院师弟的电话,询问校庆回不回去。我以为是手机在香港没信号所以接不到师弟的电话,赶紧去查邮件,结果还是什么都没有。尽管明知道那个时候自己回不去,还是被巨大的失落感包围了。

校庆过后的一个月,我一个人回去了。去学院溜达了一趟,很幸运的见到了永远都笑眯眯的院长,学生会最爱粘着的米饭班主,还有enlighten了很多同学的根叔。

后来我去西南学生区转了转,发现以前常去的自修室已经被拆了。

我想看看以前的宿舍里住着什么样的师妹,但房里没人,房门上新的贴纸覆盖了已经泛白的"传播学院“贴纸。

还有荔园小巴又是什么玩意?以前我们从西南去文科楼都是快走二十分钟和骑电动车去的耶,电动车知道不?

我才在西南区走了二十分钟,几乎就要流泪了。我觉得自己像个看不惯年轻人的老人家,对变化的不满都写在脸上。走出西门时我和一个妹子擦肩而过,忍不住回头看她,长发、短裤和人字拖,还有与男朋友十指相扣的手,那不正是几年前我的模样。

也许终有一天我熟悉的深大场景全都被替换,但那些深大教我的事,永远都忘不掉。


图文转自微信平台再买就剁手(微信号:hi_bigger)
师姐原创文章,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与出处


看了师姐的文章,有没有思考:深大都教会了我哪些事呢?


大学四年,在深大,努力成长,让自己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吧!

快分享给朋友们让他们也思考思考这个问题吧!
点击页首“深大通”关注最新校园信息!
【小通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ŷޱֻվ_ŷޱ-ȫʡ ŷޱֻվ_ŷޱ-ȫ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