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编者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智库新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9月21日,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智库,巴曙松教授和方兆本教授任中心联席主任。为把新金融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有专业影响力的新型智库,新金融研究中心特决定招收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博士后进站研究,新金融研究中心将提供广泛的研究锻炼机会和与海内外金融业界的交流互动网络。
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官网
新金融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新金融研究中心成立于2018年9月21日,隶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智库,巴曙松教授和方兆本教授任中心联席主任。巴曙松教授为我国著名金融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还兼任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方兆本教授为我国著名统计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原院长,统计与金融系教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金融分会副主任。
当前,无论国际金融体系还是中国金融市场,都处于大变革的十字路口,特别是新技术、新业态、新机构、新模式的影响日益显著,新金融研究中心依托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以国际视野,立足中国市场,从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金融政策的不同维度展开研究,以期为新金融的发展提供专业智力支持。为把新金融研究中心建设成为有专业影响力的新型智库,新金融研究中心特决定招收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博士后进站研究,新金融研究中心将提供广泛的研究锻炼机会和与海内外金融业界的交流互动网络。同时,中心与国元证券、前海研究院、深圳金融研究院、深圳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等机构建有长期合作关系,可以联合招收博士后入站工作。
招聘岗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金融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研究方向 (1) 金融机构风险管理与金融市场监管(2) 资产管理行业发展与资本市场(3) 货币政策(4) 金融行业发展跟踪研究与评估(5) 城镇化与房地产融资(6) 金融科技(7) 能源金融(8) 养老金融(9) 新金融业态研究(10) 新技术改变金融业的逻辑与趋势(11) 包容性金融(包括但不限于以上方向)
岗位待遇
(1) 提供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基础年薪,可以享受生活补贴,外加个性化绩效,其他福利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优秀者面谈,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2) 博士后期间,可依托国际金融研究院软硬件设备开展研究,并申请课题,获得科研活动项目资助;(3) 博士后期间,子女可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幼儿园、附小、附中就学;(4) 博士后期满考核优秀,可申请“特任副研究员”岗位。
应聘条件
已经或即将取得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机构金融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并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具有强烈的科学研究兴趣、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独立科研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学术发展潜质优异。
(1) 具有博士学位,除上述研究领域外,鼓励其他交叉学科背景博士报名;或博士研究生毕业,且当前身份为统招统分;(2) 具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具备良好的英语读写和交流能力;(3) 身体健康,作风端正;(4) 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5) 有数据研究及分析处理经验者优先;(6) 博士后需进入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和国际金融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合同期限最长3年(若在聘期结束前出站,视为聘期提前结束,待遇停止,在站时间原则上不得少于21个月)。
岗位要求
(1) 符合学校博士后进站要求,有做实践类研究的潜质;
(2) 导师支持进行相关科研。
合作项目
中科大-云帏合作项目大数据精准招商、企业信息数据服务平台
合作人才需求:
(1) 能够从互联网获取准确性很高的静态数据,如企业的成立时间、注册资金、年度财报等。
(2) 能够从互联网获取准确性、实时性很高的动态数据,如企业的投融资详细信息、招聘信息、新产品发布、市场推广活动、企业规模扩张、研发、招投标信息等。
(3) 能够基于上面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准确分析出企业是否有投资(扩张)意向以及其扩张的具体诉求,比如希望政府给予较高的税收补贴、金融政策支撑、人才供应支撑等。
(详细见附件) [url=]点击下载:中科大-云帏合作项目及人才需求说明[/url]
应聘材料
(1) 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工作经历、博士论文题目、参与科研项目及文章发表情况);
(2) 已发代表性论文、博士毕业论文;
(3) 参与研究课题简介和个人贡献介绍;
(4) 未来工作设想或职业规划(英文或中文,2页以内);
(5) 学历、学位证书,获奖情况等其他应聘者认为重要的材料。
应聘者提供材料须真实准确。有意者请将上述材料以“应聘博士后_姓名_博士毕业院校”为主题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hlc@ustc.edu.cn (陈鹤皊老师)。经审核,相应条件符合者,将以邮件方式通知面试相关安排。
联系方式
地 址: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金融研究中心505室
联系人:陈鹤皊老师
电 话:138568778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国金院)是合肥市政府和中国科大全面战略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平台的又一力作,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建设运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创建于1995年,下设工商管理系、管理科学系和统计金融系,以及MBA、EMBA、EDP、MPM、MF等专业学位中心。建院20年来,管理学院树立了“创造管理思想与工具,培养管理英才与领袖”的学院使命,遵循交流、开放和发展迅速,学院构建了高质量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和工商管理三个一级学科人才培养和科研体系,其中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统计学两个国家一级学科排名均跃居全国前十。学院培养了包括3名长江学者、1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名国家杰青、5名国家优青、2名中组部青千/青拔计划入选者、5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等在内的众多学术带头人及研究精英,承担了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等一系列重要科研项目。管理学院相继通过了AACSB和AMBA认证,EQUIS认证也已如期启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学院遵循交流、开放和国际联合的原则办学,与北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及香港、台湾地区的大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和培养计划。
国金院以“数据深度,世界高度”为办学使命,以金融、大数据、国际化与交叉学科为办学抓手,打造世界一流金融学者的荟萃高地、国际化金融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中国金融的开放创新创业平台、金融产业调转促推手。国金院研究方向主要涵盖商务数据分析、互联网金融、金融大数据、物流供应链金融、智慧金融及量化投资、创新创业等方面,充分彰显了国际化特色、数理工具特色(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信息学院等共建)及互联网特色(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融合)。在运作方面,国金院以教学科研为核心层,以产学研结合为紧密层,以多方合作共赢为合作层,打造基础创新平台、教育平台、智库平台、峰会论坛及创业平台五大平台;以高端国际化办学方式,与西雅图华盛顿大学Foster商学院和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Olin商学院等国际一流商学院合作办学,汇聚一流师资,培育高端金融人才;以服务地方为己任,加强与“一行两会”及金融机构的合作,进一步发挥中国科大在科研创新领域的优势,充分利用中国科大海外校友资源,定期举办金融前沿高峰论坛及高端培训,培养高端金融人才,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完)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官网本篇编辑:周伟俣
中国科大新金融讲坛
“中国科大新金融讲坛”由中国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新金融研究中心于2019年6月创办,该系列讲座由巴曙松教授和方兆本教授共同发起并组织,并由中国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新金融研究中心具体承办。“中国科大新金融讲坛”以中国科大国际金融研究院的两个教学科研基地--合肥与上海为活动重心,立足于中国科大在前沿科技创新上的雄厚实力,旨在促进海内外新金融领域的前沿交流。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
承办单位:中国科大国金院新金融研究中心
版权声明:涉及本活动内容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主办方所有,任何媒体、机构和个人未经主办方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含实录、摘录等)公开发布,主办方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更多讲座信息、参与互动!我们的工作人员将邀请您加入“USTC新金融讲坛交流”微信群。 |
|